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再讀少年小樹之歌



「小年小樹之歌」描述一個父母雙亡的小男孩與印地安爺爺奶奶居住在山中小屋成長的故事。小樹總是跟在爺爺後頭,爺爺高大身影總是引領著小樹,給小樹無比的安全感,他們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太陽昇起時有層次的抒醒了迷霧中的山巒、一起欣賞山頂遼闊的景緻;小樹在山裡的日子讓他知道如何像查拉幾人與自然和平相處,明白自然的演替與蹟象;爺爺奶奶總是會在適當的時機給予教導,給予小樹溫柔而堅定的支持與愛;全書以一個天真小男孩的角度述說在山中歲月的點滴,童言童言說著那些發生在他身上不合理,卻又無法理解的事。


這不是我第一次這本書,但它還是讓我像第一次看一樣,既感動又震撼。我很羨慕小樹兒的生活,不論是他能豪無保留著悠遊山林,還是他能與大自然那樣無罣的緊密結合,他就像真正的大地的孩子,能有機會瞭解大地母親並懂得尊敬她,而大地母親也適時的回報他們所需要的。書中對查拉幾民族精神與智慧的闡釋讓我對印地安人充滿敬佩,但這樣子有智慧的民族,在那個年代卻遭受到不合理的對待與打壓,被以異樣的眼光看待,這實在是另人難過的事情。本書中最讓我動容的仍是小樹與爺爺之間的感情,爺爺總是像大樹一樣保護著小樹,用他寬大的心胸給小樹最大的包容,他們經歷了許多美好與驚險的時刻,最終話的輓歌讓很難過到不能自己。

我們被太多「社會化」的框框纏繞包裏,我們被要求必須符合這些社會化的期待與禮俗,於是我們忘了自己從那裡來;我們拼了命的要賺比更多還要多的的錢,想了更多更快的方法來達到我們目的,這在過程中不們不自覺得傷害到我們的母親,我們乎略了大自然有他自己步調與法則,大家都是因這自然法則才一直活到現在,一但自然不再規律,先遭殃的會是我們自己。


這本書裡有太多有智慧的話,我想引用其中我覺得很棒的一段話結尾:

「奶奶說人類的身體裡有兩種心靈,其中一種和肉體的生存有關。我們利用這種肉體心靈尋找遮風蔽雨的地方,還有填飽肚子的糧食。我們衣造這個肉體心群來尋找伴侶、繁衍後住。她說,人類必須擁有這樣子的心靈才能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殘存下去。

但是,我們還有另一種心靈,它和這肉體的需求毫無牽連,那就是精神的心靈。奶奶說,如果一個人光用肉體的心群思考,他的行為會變得貪婪而卑賤。」


---E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