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我們,只要打開水龍頭,就有水可以用
很難去想像,水資源的珍貴
其實大自然界就是一個循環
人類不管做了什麼,最後都會反應到人類身上
我們排放出去的化學廢水終究影響我們的生活
最後成為我們喝的水
我們撒了農藥在蔬菜上,最後吃下肚的是我們自已
我們餵食雞鴨豬牛生長激素,最後吃下這些東西的也是人類
為何人類總是滲不透這些道理呢
以下轉載至Aveda網站
-----------------------------------------------------------------------
台灣缺水問題的背景資料
台灣處於缺水危機,卻又過度浪費。
台灣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有高山攔截水氣,並且每年有颱風提供豐沛雨水,高達2500公釐的年雨量,是全球平均值的250%。然而因為降雨時間分配不均,加上山高水急,只有其中的15%能被蒐集運用。近來加上水環境的維護,以及使用習慣的浪費,在全球的水貧乏評比中,被列為『低永續性』的缺水地區。
台灣平均每人一天的生活用水量290公升,高過世界標準的250公升。若總計民生、工業、與農業用水,相當於每人每天耗用2110公升,若不計輸出與輸入的差異,這樣的水足跡(water footprint,指日常生活中直接或間接消耗的水資源),逼近全球最浪費的美國2480公升,遠超過全球平均的1240公升。
水資源無法開發替代資源,充分保護並運用可取得的水,才是最好的方法。
- 每年短缺的20億公噸我們從地下水支用,但只借不還,衍生了地層下陷與土壤鹽化等問題。
- 缺乏或不完整的污水處理,每年有30億公噸的污水排入河川。
- 森林與溪流的保護跟不上破壞,嚴重的土壤沖蝕讓我們水庫淤積速度是世界的100倍。
- 老舊的自來水管線每年浪費掉好幾座翡翠水庫的自來水量。
- 沒有管制的污染,使得我們埋在地下應該潔淨的地下水,有四成是不能飲用的。
從生活習慣與消費習慣下手,我們想提醒
- 丟棄不要,沿著家裡排水管流走的化合物,終究會回到我們要喝的水中。
- 3小時喝完就要丟棄的水瓶,需要耗用17倍你喝的水才能製造。
- 讓我們不缺乾淨的水!人人都有也有權利選擇:
- 不購買使用含磷的清潔劑。
- 不要將吃不完的藥物丟到沖水馬桶。
- 使用去光水、漂白水等等有機溶劑,不要讓它輕易流入下水道。
- 烹煮適量的食物,使用適量的食用油及調味品,廚餘盡可能回收。
- 將家中用過但還乾淨的中水(如洗澡水、洗菜水等)充分再利用。
- 盡可能選擇少包裝的食物與日用品,遠離瓶裝水。
- 支持天然溪流河川與濕地的保護。
人們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
回覆刪除我深以為誡